添加人:admin 发布时间:2009/10/23 14:06:45 来源:中国换热器网
 工业化是一国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新中国60年,不断解放思想,奋力实现变革,为的是摆脱“一穷二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全国人民享受小康社会的富足和福利。而这一国家和民族振兴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实现工业化。在经济化的条件下,经过60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迅速发展,推动我国从“落后国家”变为“经济大国”,从“贫穷国家”变为全世界拥有外汇储备多的国家,从国际自由贸易的被动接受国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和捍卫国。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工业化进程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正是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经济实力,强有力地支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片蓝天。  追溯世界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化是近二三百年以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但是,从19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工业化就表现出了普遍而深刻的矛盾,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存在两种试图摆脱工业化道路的呼吁。一种主张放缓工业增长,直至20世纪末之前实现所谓“零经济增长”。另一种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就是既不停留于传统经济也不搞大工业,而是要采取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技术路线的所谓“中间技术”,即主张“小的是美好的”。尽管这些主张不无合理的因素,但历史事实却是:没有哪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可以不走工业化道路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工业基础的极端薄弱,我国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没有错的。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集全国人民之力,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一些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一些产业从弱到强,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在带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发展工业是以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的滞后发展为代价的,依靠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来支撑工业的高投入、高积累、高消耗,工业经济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拓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战略上坚持总量增长和结构转变并重,在体制上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扩大开放中注重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中步入了加速工业化时期,并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验。
一是体制机制变革使工业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工业化的实践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前提和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和有效地推进工业化进程。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体制机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为加快工业发展注入了竞争性动力,形成了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持续压力,使工业企业更加重视提高经营效益,终推动我国工业实现了持续增长。1978—2008年,我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达11.98,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6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从各类工业品制造业到采掘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我国整个工业生产链全面成长并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从比较优势出发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工业化迅速推进奠定了产业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工业利用低价格要素的比较优势,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迅速扩大了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在这个时期,尽管我国工业增长仍带有高消耗和高代价的局限性,但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技术进步特征的核心竞争力,其历史贡献是不容否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的长足发展,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状况。当然,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仍不够强大。迄今为止,中国工业竞争力仍然主要依赖于低价格要素的比较优势,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仍显不足,中国经济包括工业仍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任重道远。
三是坚持以工业带动多领域协调发展是推动工业化的活力之源。中国还远未走完工业化的路程,工业化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是当代中国基本的国情之一。现阶段,我国作出的几乎所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必然会体现为加快工业发展,这是我国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所在。更重要的是,工业先行发展形成的有益经验,如工业效率原则、企业化管理、自主责任制度、行业竞争规则等,为其他行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的激励作用,而其他领域实际上也主要是在汲取工业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发展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工业发展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裂变核心”。反过来看,我国在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但为推动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而且形成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巨大力量,进一步消除了深化工业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了我国工业的长足进步。
总结中国工业化60年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曲折的,即使近30多年来的加速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面对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陷入严重衰退的世界经济,反思我国工业化道路,更能从中得到许多宝贵启示。
保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是经济顺畅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当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时,工业增长就成为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如果工业增长失速,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都会随之出现,如就业、收入、市场、国家财政等会发生困难。特别是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时,“保增长”成为我国位的经济政策目标,而工业增长则是应对危机的关键。正是由于30多年来工业是改革开放的先行领域,中国工业在竞争中成长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力量,因此我们才有底气和信心说,中国能够率先走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而从长期看,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途归根到底取决于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因此,进一步增强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是解决当前及今后一切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基础。
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当今世界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时期,即工业化进程从先行工业国向扩展的时期,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工业仍是其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为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主张。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容不仅仅是产业间升级,更重要且更具普遍意义的是产业内升级,即通过工艺升级、价值链升级、产品质量升级等,形成“精致制造”的工业素质。因此,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低端—”替代过程,而是必须沿着竞争力优选的路径推进,即选择发展什么产业或哪个产业环节,主要不是看这个产业或产业环节是否属于技术上的“”,而是首先要看进入这个产业或者产业环节是否能够具有竞争力。只有不断沿着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或者产业环节推进工业化,我国才能在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和控制转换风险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实现产业升级过程。
技术创新和机制优化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核心。工业化是一个大规模开发和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过程,同时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比传统农业要大得多。如果处理不当,工业生产活动以及工业品的消费,确实可能导致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但是,对于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必须有科学的认识。地球上的物质之所以区分为“资源”和“废物”,取决于工业技术和工业需求。工业技术水平越高,工业经济体系越发达,地球上的“资源”就越多,即更多的物质可以成为“资源”,甚至连垃圾都可以变为资源。从科学的彻底意义上说,只要有发达的工业,所有的物质都是资源。可见,工业化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资源”的过程。所以,只有用发展工业而不是停止工业发展的方式,才能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同样,工业化能够使得地球上更多的地方具有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工业化的本质是可以使得环境与人类更友好和更亲近。当然,实现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关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必须更倾向于高效利用资源和优化环境,在体制和机制上更倾向于激励节约资源和优化环境的工业技术进步。因此,加快形成激励节约资源和优化环境的工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当前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准则。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不是放弃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是赋予物质文明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以更强的人的价值,即发展的价值不能仅仅用生产的物质成果和物质财富来判断,而必须用是否有利于或促进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来衡量。发展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大量涌流,而且是创造和追求物质财富过程的文明有序,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良性互动。因此,我国推进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利用自然中同自然友好相处,使世世代代获得大自然的恩惠,从而在物质富裕条件下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在经济强盛条件下实现社会的文明、正义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财富必须是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行为。它意味着财富形成过程中的企业要具有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并要求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过程不仅对企业而言是可以持续并代际相传的,而且应该和必须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也是可持续和有价值的。